建筑能耗有两种定义方法: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制造、建筑施工,一直到建筑使用的全过程能耗。狭义的建筑能耗,即建筑的运行能耗,就是人们日常用能,如采暖、空调、照明、炊事、洗衣等的能耗,他是建筑能耗中的主导部分。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,建筑消费的重点将从“硬件(装修和耐用的消费品)”消费转向“软件(功能和环境品质)”消费,因此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所需的能耗(空调、通风、采暖、热水供应)将会迅速上升。


建筑能耗约占我国总能耗的40%,空调能耗又占有主要比例,约为2/3左右。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、农业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共称为民生能耗,我国空调能耗占有总能耗的22%左右。目前建筑能耗呈现三种增长模式,高能耗、高资耗、高污染。

 

40%

建筑能耗占比总能耗

空调系统占比建筑能耗

60%
22%

空调系统占比总能耗

设 计 节 能

.围护结构和照明系统:外墙、屋面等不透明部分,提高保温性能,降低采暖空调系统能耗。采用绿色屋面。窗户:遮阳和保温 ,自然采光,降低其建筑照明能耗。过渡季节,开窗自然通风 。照明系统 :结合窗户的自然采光,优化控制照明系统。人员感应器,做到“人走关灯”。内外活动遮阳 :提高遮阳性能,降低空调系统负荷遮阳与自然采光优化设计控制防止眩光。冷热源系统:选择适当冷热源容量,适当台数,尽量保证机组在高效率下运行 。大部分机组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,提高部分负荷运行的效率则节能效果会非常明显。选择高性能的设备(冷热源、水泵、风机及附属设备)。对设备的性能、价格和维护费用、以及效益进行优化评估。自然能源(太阳能、地热,地下或地表水):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地下或地表水,封闭式冷却塔。水(冰)蓄冷技术、水蓄热技术:当地的电费差价和效益。热回收技术(废气、排风、冷凝水、冷却水和污水等):回收可利用的余热和废热。季节蓄冷:冷库或冰窖等。输送冷热源采用水系统:相比全空气系统,其输送效率更高,较为节能。加大输送温差,降低输送流量 :节能效果明显,可利用蓄冷降低输送冷媒温度。变流量技术:变频风机或变频水泵。空调系统设计 :设计与实际运行的一致管道布置须平、顺、直,进而降低管道阻力。输送管道的保温和密闭性:采取最佳保温层厚度保证管道连接的密闭性。VRV系统:便于管理和分区域运行。风机盘管+新风系统:便于管理和分区域运行。全空气系统(VAV系统):合理的系统分区,降低其风机能耗。提高新风质量 :减少系统新风量。系统排风再利用 :系统排风作为机房、停车场或冷却塔的送风。控制系统人员感应:降低无人在室内的照明能耗、VRV系统的自动控制开启。设备的最佳配比运行(台数控制及容量配置):负荷匹配和运行台数控制。最佳的启动时间和运行时间 :优化启动运行时间和冷机运行参数。设定最佳的送风参数(送风量和送风状态):提高冷机的效率。根据气候变化(预测),设定最佳运行策略 :节能效果显著,且保证室内的最佳品质。温湿度控制(Programmed Scheduling Temperature):根据室内使用情况,自动调节室内空调设定温度。

设 备 节 能

高效一体化输配系统

无负压供水系统

磁悬浮离心机

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核心是磁悬浮离心压缩机,其主要由叶轮、电机、磁悬浮轴承、位移传感器、轴承控制器、电机驱动器等部件组成。磁悬浮变频离心机一举克服了传统机械轴承式离心机能效受限、噪音大、启动电流大、维护费用高等一系列弊端,机组效率无衰减,始终保持高效运行。是一种更为节能、高效的中央空调产品。

 

超低氮热水锅炉

低氮锅炉采用背式结构,全混合燃烧的形式,烟气外循环(FGR)、全预混表面燃烧等核心技术,锅炉NOx排放达到标准值,锅炉配置的蓝焰燃烧器,NOX排放也可低至相应的国际排放标准。 低氮锅炉内安装的高效冷凝器、高效螺纹烟管等高科技设备,极大的优化传热计算,而且增强锅炉传热性能,提高热效率。

 

高效一体化输配系统

对比传统机房模式,远大一体化输配系统减少配电50~70%,输配耗电仅占制冷量的2~5%,运行节电70~85%。

 

无负压供水系统
无负压供水系统是采用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,结合高性能变频调速器,根据生活用水量的多少自动调节水泵转速或增减运行水泵的台数,实现恒压供水。该系列无负压供水系统设备压力稳定可靠,高效节能,是生活小区、自来水厂、工矿企业等理想的供水设备。

管 理 节 能

高效空调设备-磁悬浮离心机

超低氮热水锅炉